阅读历史 |

第29章 拉拢赵家的巨大收获(1 / 2)

加入书签

誉王府,会客堂。

沈玉泽一袭蟒袍,端坐在此,手上还有着一盏青瓷茶盏。

与以往的形象进行对比,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那位不争气的誉王殿下。

“末将赵弼,拜见誉王殿下。”

赵弼半跪在地,拱手抱拳。

按照事先预想,沈玉泽大概会说“免礼平身”,但他却没有说出这四个字。

沈玉泽把茶盏轻飘飘地放下。

“赵将军,你难道连礼数都忘了?”

“若是你甲胄在身,本王不挑你的礼。”

“穿着一身四品绯红虎豹武官袍,该是这样行礼数的么?”

赵弼愣了愣,迅速反应过来,另一只腿立马跪在地上,叩首行礼。

“末将赵弼乃为粗人,还望誉王殿下恕罪!”

沈玉泽摆了摆手,淡然道:“免礼平身,落座吧。”

“多谢誉王殿下!”

府中下人端来椅子,赵弼却是如坐针毡。

自从当初离开誉王府过后,和沈玉泽之间的关系不算好也不算坏,但长久没了交集,显得非常生分。

只是,今日的誉王殿下,身上多了一股源自于权势的压迫感。

沈玉泽轻描淡写地问道:“昨日那封信,应该你应该看见了吧?”

“既然要来誉王府当幕僚,就抓紧取消你和萧家的婚约。”

“别等到本王动起手来,你赵家那帮人又跑到太后和陛下面前,说本王欺压你们。”

赵弼连忙解释道:“请誉王殿下放心,末将已经请示家父,即日退掉这桩婚约。”

“也多谢誉王殿下能够青睐犬子。”

“末将再次叩谢!”

砰!

这次,赵弼磕头磕的很是实诚。

沈玉泽脸上才露出了些许笑意。

“现在不必行此大礼,本王要你们这样做,说白了就是为了搞倒萧炀。”

“昨日朝会上,你也看见了。”

“那么多言官御史对本王发难,还把萧兰那娘们重新塞给我,联手镇抚司陷害苏静娴。”

“本王回来想了想,这笔账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你们赵家的老人,在内阁中还占着一个席位,让你退婚也是试试你们赵家的态度。”

此话一出,赵弼更加紧张,颤颤巍巍道:“殿下,您千万别误会啊,这事和我们赵家人没半点关系,都是萧炀在背后谋划。”

“事先,也没和我那老父亲打过招呼!臣全家都不知道他会这样做!”

“臣和家父在看到殿下的亲笔信后,就让臣着手退婚,稍后告退之后,臣就立马去往萧府,商谈退婚一事!”

沈玉泽眯着眼,问道:“仅仅是商谈吗?”

“不……不,立马退!”

赵弼意识到措辞有问题,立马表现出了坚定的态度,氛围也因此变得松弛许多。

“那好,回去之后替本王给赵阁老带个好。”

“臣谨遵殿下吩咐!”

婚约一退,就相当于赵家官宦与萧炀切割,此人在朝中的靠山即是荡然无存。

拉拢赵家,也就成了。

赵弼,四品镇殿将军,那是有着实打实的功劳在身上,他爹还是内阁次辅,权势不是一般的大。

可要想到一个问题。

那位赵次辅年愈七十,近些年来病魔缠身,能不能活过两三年还是个问题。

他要是一死,赵家人的升迁之路就断了。

沈玉泽正是察觉到这一点,便可拿捏住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抛出橄榄枝,轻而易举地将赵家人收入囊中。

要换做几天之前,赵家人肯定不会给沈玉泽面子。

可昨日在朝会上,他的举动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也是向群臣证明,向誉王府靠拢最起码有些希望。

主要是穆王沈玉尘那边的势力基本定型。

继续向他靠拢,等于锦上添花。

反之,来誉王沈玉泽这里,那就是雪中送炭。

朝廷里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当今圣上,对穆王一派很是不满。

如此一来,种种环境因素加上沈玉泽的所作所为,不但让萧炀孤立无援,还有个更大的收获。

陇西州的大部分世家都是以赵家为首。

诸多武道宗门,也是要看赵家的脸色,才能在朝廷中获得更多资源。

赵家能保持这种地位,正是依仗那位赵次辅。

他要死了,那些赵家的徒子徒孙们,失去权势庇佑也就罢了,保不齐还会遭到政敌清算。

沈玉泽的邀约,也为他们打开了困局。

在未来一定时间里,沈玉泽能够全面掌控赵家,就等于掌控了陇西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