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2章 舒尔茨:MMP(2 / 3)

加入书签

隙论文的报告来的。

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难题在物理学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通向大统一理论的基石。

如今,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已经通过了同行评审,正式登录在了《数学年刊》上。

而后半部分,也由同一个人公开到了arxiv预印本网站上,其报告会也放在了这一届的国际数学大会上。

因此这场数学界的盛会,也有不少的物理学家们自费过来参与。

毕竟质量间隙的是否正确,关系到后续的强电统一理论。

尽管距离强电统一理论最近的,毫无疑问是解决了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难题的那个人,但对于众多的物理学家们来说,谁也不想提前就放弃。

毕竟这可是二十一世界理论物理学界的王冠,如果有谁能够完成它的统一,其地位和荣誉,不说能媲美二十世纪的爱因斯坦,但媲美十九世纪末的爱老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不仅仅是爱因斯坦没有做到的事情,也是通向大统一圣杯的方向,是整个物理学大厦的基石!

酒店的餐厅中,正当徐川端着餐盘挑选着酒店提供的自助餐的时候,耳边一道带这些疑惑的招呼声传递了过来。

“徐教授?”

有些耳熟的声音从旁边传递了过来,拿着餐盘夹的徐川下意识的扭头看了过去。

映入眼帘的,是两名青中年男子,一个留着黑色短发,带着一副黑色的方框眼镜,另一个则留着棕色的波浪卷长发,穿着薄薄的羊毛衫,打招呼的正是他。

三人的视线对上,徐川微愣了一下,脸上随即带上了笑容,开口回应道:“舒尔茨?陶哲轩?没想到你们已经到了,我还以为你们明天才会过来呢。”

和他的打招呼的两人,正是数学界中青年一代抛开他以外最出名的两位学者,陶哲轩和彼得·舒尔茨。

前者被数学界称为继庞加莱后的新世纪‘全能数学家’,而后者则被称为教皇格罗滕迪克的‘接班人’,足以可以见两人在数学界的地位。

对于徐川来说,这两人也足以称得上是老朋友了。

他一五年的时候

确认了眼前的人影并没有认错后,更加开朗一些的舒尔茨快步走了过来,本来想热情的拥抱一下,发现徐川手中的端着餐盘不方便后只能用力的锤了锤他的肩膀。

“哈哈哈,我果然没有认错!真的是你!”舒尔茨哈哈笑道:“陶那个家伙还说你不可能这么早就出现在这里,看来他猜错了!”

一旁,陶哲轩也快步走了过来,带着眼镜的黑色瞳孔中带着一丝意外,笑着和徐川打了个招呼后,他开口道:“真没想到你会提前过来,我原本还以为要等到开幕式或者最后一天才能看到你的。”

徐川笑了笑,开口道:“四年一度的盛会,提前过来做一下准备也很正常。”

微微顿了顿,他接着道:“而且沙俄这边的不少数学家都很厉害,我准备和他们聊聊。”

听到这话,舒尔茨似乎想到了什么,笑着道:“如果你是准备去找佩雷尔曼的话,我建议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好了。”

徐川好奇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为什么?”

闻言,舒尔茨耸了耸肩,道:“抱有这种想法肯定不止你一个,这种大会召开期间,那个怪人大概是不会面见任何拜访的人的。”

顿了顿,他有些无奈的接着道:“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昨天就尝试过去找他了,结果他妈妈告诉我,他为了寻找灵感去游泳了,然后我在哪里等了一个小时也没有等到他。”

如果说当今的数学界还有‘苦行僧’的话,证明了七大千禧年难题之一的佩雷尔曼绝对是最符合标准的人。

证明庞加莱猜想让他很快就名声显赫于整个数学界甚至是学术界,不过这位性格孤僻怪异数学家并不怎么喜欢将自己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他不仅不喜欢与媒体打交道,就连《自然》《科学》《时代》这样声名显赫杂志的采访,他也不屑一顾。

此外,他还拒绝了菲尔兹奖,拒绝了克雷数学研究所的一百万美金,甚至是因为出名后而频繁被打扰的原因,他还辞掉了工作,隐居了起来。

据说,米国的数学界对这位天才极其佩服,不过他拒绝了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等著名学府的聘请,宁可“在圣彼得堡附近的森林里找蘑菇”。

所以想要拜访到这位性格‘孤僻’‘社恐’的数学家,尤其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这种盛会期间,难度恐怕不是有点大。

听到舒尔茨的话,徐川微愣了一下,随即面色有点古怪的开口道:“可是我前些天给他发过邮件,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会去拜访他,他同意了啊?”

“啊?”

听到这话,舒尔茨顿时就呆住了。

愣了半响,他疑惑的眼神看向徐川,迟疑的问道:“你确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