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8章 和杨老先生的首次碰面(2 / 3)

加入书签

的kl-66材料的时候,意外有了点发现,正在试试看能不能通过数学来做个解释。”

“如果能成功的话,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理论应该能有点突破,不过目前还在摸索中,要突破难度不小。”

对于眼前这位老院士,他倒是不介意透露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范围。

毕竟如果连他都不可靠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可信的人了。

闻言,潘德明神色有些动容,他:“这应该是世界性的难题吧,凝聚态物理界也研究了不少年了。”

徐川点了点头,道:“嗯,可以这样说吧。”

“这次的研究,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超导材料。后续的航天工程和可控核聚变方向的研究,都需要用到高临界磁场的超导材料。”

“如果这次理论有突破的话,或许有希望能将超导材料的临界磁场提升一个数量级。”

潘德明想了想,道:“强关联体系的东西我不是很懂,不过你或许可以去找杨振寜聊聊?他在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研究还是很独到的。”

徐川笑了笑,道:“杨老明年就百岁大寿了,今年也已经九十九了,再去唠叨他,也不太合适。”

闻言,潘德明老院士叹了口气,道:“国内的学者众多,搞数学和凝聚态物理的也不少,但是能走到世界顶尖的没几个,不然也不至于出现找不到人聊聊的问题。”

“自你之后,顶级学者断层情况太严重的了。不,应该说是你将国内的数学物理拉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才出现这种问题的。”

两个七大千禧年难题,对于华国的数学界来说,可以说是一道高不可攀的巍峨大山。

眼前这位青年这种级别的数学家,纵观整个华国,如今在世的,那恐怕也就从米国归来的邱老先生能进入这一领域了。

或许搞物理的那位杨老先生也能算半个,但他终究不是数学界的人。

而其他人,如张益唐、北大的黄金一代、復旦的李骏等人,和眼前这位以及丘老先生相比,还是差了一段距离的。

徐川笑了笑,刚欲张嘴说话,客厅中,两名老人在一名中年女子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看到来人,徐川愣了一下,眼中露出了一丝诧异。

走在前面的那位老人正是他和潘老院士刚刚都还在聊的杨老先生,而他身边的那位中年女子,毋庸置疑是他的续弦翁女士,手中还提着一个果篮。

而站在后面一点的,则是邱老先生。

这两人联袂而来,让徐川的确有些讶异。

毕竟这里是北大,而邱和杨都在水木。

当然,隔得也不远就是了,就一条街,随便溜达一下就到了。

客厅中,走在后面一点的丘老爷子眼神倒是犀利不少,一眼就看到了正坐在沙发上的徐川,笑着向他打招呼道:“哟,徐院士,好巧啊,没想到你居然也在这里?”

听到这道声音,走在前面一些的杨老眯着眼睛看了一下,才认出来徐川。

徐川笑着起身,和两位老人打了声招呼:“丘老,杨老,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二位。”

邱成桐笑着道:“还不是潘德明这老家伙,前段时间在医院那边躺了一个多月,害人担心。这不他出院后,我和老杨一起过来看看,可别这老家伙走在我们前面了。”

“不过今天看他这样子,应该恢复的还不错样子。”

对于邱来说,尽管他和北大数学系有着不解的渊源,但那是另外的事情,并不影响他和潘老院士的交情。

毕竟两人差不多同辈,可以说是多年的好友了。

听到这话,潘德明顿时吹胡子瞪眼,看了过去:“你个老东西,你怎么说话的?你走了我都不会走!”

邱成桐没理会他,笑着看向徐川,问道:“说起来,你怎么在这里?”

听到邱成桐和潘德明两位间犀利的‘争吵’,徐川嘴角抽了几下,回道:“昨天水木不是开了场载人航天工程的会议么,我这边过来参会的。然后便过来坐坐。”

邱成桐挑了挑眉,笑着说道:“看来你和这老家伙认识挺早啊。”

徐川轻咳了一下,道:“的确认识有一段时间了。”

一旁,杨老先生在翁女士的搀扶下坐了下来,上下打量着徐川。

这还是两人的

毕竟18年徐川回来的时候,这位就已经96岁了,早就退休养老了。

不过认识两人肯定都是认识的,至少都知道对方。

盯着徐川看了一会后,杨老先生感叹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是15年吧。那时候你对参宿四的观测和计算结果,震惊了整个天文学界和天文物理界。”

“没想到后面仅仅过去了三年,你就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还解决掉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后生可畏啊。”

徐川笑着道:“一直想去拜访一下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