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变更宏伟的计划(2 / 2)

加入书签

可控核聚变工程的事情,我这边也想咨询一下你的意见。”

微微顿了顿,老人接着道:“如今破晓示范堆已经完成了点火,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再加上后续它将重组成新公司,继续留着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国wu这边开会商议了一下,会从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中抽调一部分的人选进入重组后的公司,但相对应的,聚变能源那边肯定无法接受那么庞大的人数。”

“毕竟你也知道,在示范堆的时候,无论是从其他核聚变研究所,还是从核工业集团,亦或者电网那边抽调的人手有点多。这些人再转回原先的单位,很多都不太合适。”

“但就地解散栖霞可控核聚变研究所,我和其他长老们都觉得有些可惜。毕竟能凑出来这么多各方各面的科研人员,难度还是挺大的。所以我想问问你的看法,对于这些人,有什么安排或者说合适的出路。”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思索了一下,道:“就地解散和遣回原来的单位,的确是有点可惜。除了可控核聚变,我估摸着很难再有其他的项目能调动这么多的人员了.”

老人的话语,他其实很清楚。

对于华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已经抽调出来的人员原单位基本会很快就被人顶上,这些人再回去基本就会找不到位置。

之前他们主动退出iter的时候,就出现过这类的问题,有超过三位数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回到原先的单位后没了工作和研究。

只不过那时候还有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能接收这些人。

至于现在,要找到一个单位接收从示范堆工程退出去的人,就很难了。

核工业电网那边的可能还好说。

但那些从其他可控核聚变研究所抽调的研究员,就难了。

如今可控核聚变技术都已经研究出来了。别说是这些研究员们,就是那些研究所,恐怕现在估计都陷入了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再将这些人退回去,能不能退回去是一回事,恐怕退回去后,过不了多久就会离职什么的。

思索了一下后,徐川抬头回道:“与其就地解散,或者说让他们返回原来的研究所,我更建议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全盘的接纳这批人员。”

老人感兴趣的看着他,问道:“怎么说?”

徐川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在很早之前我就想过了。”

“如今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了,能源得到了最大的解放,那么关于未来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展望一下了。”

“比如二代氚-氦三聚变和三代纯氦三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以及可控核聚变的小型化,这些我们也应该提上日程了。毕竟,时代总是在发展的,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老人思索了一下,问道:“所以你是想将栖霞工程的人员保留下来继续研究二代和三代聚变吗?”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是,也不是。”

听到这话,老人疑惑的看向他,有些不解。

徐川笑了笑,道:“老实说,我心中有个更宏伟的计划,并不仅仅局限于可控核聚变。”

“二代三代及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只不过是这个计划中的一部分而已。”

ps:晚上还有更,求月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