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7章 与CERN的交易(2 / 3)

加入书签

料。”

“所以理事会那边应该会更倾向于稳定一些的材料。”

“更何况,目前你手中的材料还仅仅存在于实验室中,尚未量产。”

“从实验室到量产,同样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cern无法将希望赌注在这个上面。毕竟cern并不是我的,成员国的监理虽然日常不怎么管理事情,但我们的资金来源于他们。”

“如果监理们强烈反对,理事会也会考虑他们的意见的。”

“当然,我会在理事会上尽量去再做一些争取。”

徐川点了点头,道:“理解。这很正常,lhc这种大型对撞机,升级自然需要考虑稳定性。”

顿了顿,他接着道:“不过我觉得,要搜索暗物质和暗能量存在的踪迹的话,恐怕光是升级对撞能级是不够的。”

闻言,戴维·格罗斯挑了挑眉,问道:“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虽说这位现在提出这个说法有点为了截断超导材料订单的嫌疑,但涉及到暗物质与暗能量踪迹的事情,他不得不重视。

毕竟在整个高能物理界,要说对惰性中微子、暗物质暗能量这些研究最深的,电话对面的这个年轻人说

惰性中微子和相关的理论数据都是他发现与做出来的,在常规物质与暗物质的连接领域的,他的意见和说法别说是cern了,就是整个物理界也得认真考虑。

再加上这位在数学物理上的研究,以及利用数学方法探索物理粒子的本领,在如今高能物理领域,能力不说排在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他和威腾等人亲自去华国邀请他参与cern后续的探索工作不也正是因为他出色的能力吗?

徐川:“相对比对撞能级,我觉得对探测器的优化或许更合适一些。”

“一味地提升对撞能级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有些时候,可能并不是对撞能级不够,而是我们的观察手段相对落后而导致即便是它出现了,我们也没法看到。”

格罗斯思索了一下,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觉得我们的探测器应该朝哪方面进行升级?”

徐川笑了笑,道:“这个就不在免费咨询范围内了。”

“其实相对比升级cern来说,我觉得在华国修建一台大型强粒子对撞机或许会更符合我的目标一些。”

“而且在之前,我和国家政府交流过了,华国的确有修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想法,尤其是在惰性中微子发现后,高层曾找到过我,询问是否有修建对撞机的必要。”

“只不过我现在手上有一些其他的项目在忙,再加上目前华国的物理学家的确并不多,修建对撞机的计划推迟了而已。”

“如果我们国家修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话,我相信以华国的基建能力,修建速度会比升级lhc更快,而且有我在,我相信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发现会走在cern的前面。”

电话那头,戴维·格罗斯沉默了一下。

老实说,这话说的的确没错。

以华国的能力,如果现在定下来的修建大型强力对撞机的话,全力以赴恐怕还会比cern更先一步完成对lhc的升级。

而电话中的这位,恐怕他一开始就想着将发现暗物质与暗能量的荣耀留在华国了。

而cern能那么顺利的朝各国要到经费进行升级,一方面是希格斯粒子的发现与完善提供了价值,另一方面则是惰性中微子的发现提供了前景。

暗物质与暗能量,这是一个全新的目标,是超出标准模型的方向。

没有这个方向的出现,cern恐怕没这么顺利就能要到升级经费。

目前全世界就lhc这一台大型强粒子对撞机,各国迫不得已只能将高能领域的经费集中到这一块上。

但如果华国传出修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消息,这对于cern来说,肯定是一个打击,以后索要经费恐怕会更难。

思索了一下,戴维·格罗斯开口道:“如果cern采购你手上的高温超导材料,你会提供升级探测器的方向和技术吗?”

徐川笑了笑,道:“这就要看cern会采购多少了。”

“其实对于cern来说,绝对不是亏本的生意。相信我,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的性能会让你们满意的。”

“而且它的性能和稳定性方面,我可以做出保证,这些到时候都可以写入合同,如果因为超导材料本身而导致的一些问题,我可以进行负责甚至赔偿。”

格罗斯沉默了一下,道:“相关的事情我会在下一次的理事会上再提出来的。”

不得不说,这位的话语让他的确改变了主意,本来这次打电话过来是想着委婉拒绝的。

正如他在交流中说的一样,从实际上来考虑,lhc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升级,cern的理事会更更倾向于已经稳定了的bi高温超导材料一些。哪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