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3章 出访庐阳科学岛(2 / 3)

加入书签

c进行升级。”

徐川笑了笑,道:“我正是为这件事给导师您打电话的。”

威腾:“?”

徐川:“lhc的这一次升级,应该会采用从樱国那边采购的bi系列高温超导材料对吧?”

闻言,威腾有些诧异,好奇问道:“伱怎么知道的?我记得这件事目前还没公布出去的样子?”

徐川笑道:“这个就不说了,我想问问cern对新的超导材料感兴趣吗?我这边手上有一种常压152k,临界磁场20t以上,临界电流在20t下可达到5500a/mm2的新高温超导材料,cern是否会感兴趣?”

对面,爱德华·威腾微张着嘴愣在了那里,半响才回过神来说,惊讶不已的咽了口空气询问道:“152k,20t?你确定?”

作为一名常年驻扎在cern理论物理学家,他对于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性能再了解不过了。

如今lhc使用的超导磁体是由铌钛(nbti)超导材料制成的,目前能提供8t的磁场强度,再高就会因为产生逆超导现象,导致铌钛合金还原成常态。

而cern目前预定从樱国那边采购的bi系列高温超导合金,临界温度在102k,临界磁场在13t左右。

从数据来看,已经被完爆了。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没错,是我名下的川海材料研究所研发出来的最新超导材料,已经经过了完整的测试,也已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如果导师您关注材料界的话,最迟明天应该就能看到相关的消息。”

闻言,爱德华·威腾顿时就想起了他之前去华国邀请这位学生参与cern暗物质探索项目时的记忆了。

当时他这位学生拒绝了邀请,表示自己手中还有研究在做,现在看来,就是这份高温超导材料了。

只是,他搞研究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一些。

顶多半年的时间啊,在高温超导领域就做出了如此的巨大的成果。

对于一份高温超导材料来说,其实152k的超导温度并不是关键,因为它已经越过液氮77k的温度线了。

但20t的临界磁场强度,以及在在20t下临界电流可达到5500a/mm2这两样参数,对于高温超导材料来说就太重要了。

尤其是对于大型强粒子对撞机来说,临界磁场强度越高,对撞能级也就越高。

20t的临界磁场,足够将对撞能级提升到三位数的级别了。

这种对撞能级,用来寻找暗物质,无论如何应该都够了吧?

思索了一番后,威腾接着问道:“我会先和格罗斯主xi说一声的,明天会有一场相关的会议,我到时候会在会议上提出来。”

顿了顿,他接着问道:“对了,我需要你提供一份超导材料的参数数据,另外,这份超导材料能量产吗?如果仅仅是实验室中的产品,恐怕没多大意义。”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数据没问题,我等会就发到你邮箱。至于工业化,我已经找到了工业化量产的方法,目前正在寻找合作的厂商,相信以华国的速度,要不了多久就能批量生产出来。”

威腾:“如果是这样,我会去和理事会交流的。这对于cern来说,是一件好事。你等我的消息,我会给你反馈的。”

徐川笑道:“麻烦导师了”

这边,徐川在和自己的导师爱德华·威腾交涉,试图截和cern与樱国的高温超导材料订单。

另一边,高弘明和彭鸿禧院士已经搭乘高铁来到了庐阳。

这里坐落着华国最大的可控核聚变基地,拥有着庐阳超环(ht-7)、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east辅助加热系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四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再次来到庐阳科学岛,验证过身份后,彭鸿禧走入工业园区,看着经过近十年发展,近乎陌生的场景,这位老人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情。

他曾经在这里工作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98年华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建造时,他就在这里主导工作了,直到前些年才退休回到水木。

尽管他已经离开了,但他仍然关注着这边的消息。

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庐阳华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已经成为了华国最重要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基地,也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取得了辉煌而灿烂的成果。

如2012年时,east装置打破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2000万摄氏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2017年,创纪录地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2018年实现了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等等。

一项项的成果让他心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