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1章 稿纸被偷了???(2 / 3)

加入书签

stx-ux1实现了长达三十分钟的聚变反应控制。

而这项工程,他是全程参与的,所以对如何进行调整聚变设备,他有着十足的把握。

当然,nstx-ux1是基于常温超导材料做的优化,所以在此之前,他还得先将超导材料弄出来。

对面,听完徐川的解释后,彭鸿禧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我不知道你构思的聚变装置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我得提醒你一句,形状复杂扭曲的装置大概率是不适合可控核聚变的,内部腔室中的等离子体湍流可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彭鸿禧觉得徐川有些异想天开了,可能是过于年轻,再加上一路过来顺风顺水的解决了所有问题,以至于他在可控核聚变上的思想也这么跳跃。

当然,他有这样的资格。

二十一岁就拿到了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这两个最顶级的奖项,再加上对核废料的研究,说他是华国科学界甚至世界科学界的

只是结合托卡马克和仿星器,再截取球形床融合到一起做一个新的聚变堆装置,这想法,后面有没有来者还不知道,但绝对是前无古人级别的。

出于方方面面,他至少得提醒一下,可控核聚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他不希望看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因为自己的想法,而挥霍浪费国家的资源和钱财。

或许这的确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但就他搞了几十年可控核聚变的经验来说,不说它不能实现,即便是能实现,在一条全新的道路上试错,恐怕得费无数的资金。

徐川笑了笑,道:“如果我有办法解决和控制反应堆腔室中的等离子体湍流呢?”

“这不可能!”

彭鸿禧不假思索的反驳了一句,不过随即他就愣住了,眼眸一瞬不瞬死死的盯着徐川,呼吸不由自主的沉重了起来。

他突然想起来了,眼前这位曾在上半年的时候,将ns方程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证明论文也已经刊登到了《数学年刊》上。

而这项结果,数学界、物理界乃至工业界都在研究,可以说是当前科学领域最热门的新兴领域了,因为它解决的是流体力学领域的难题,对科技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

但要说谁在这一领域是绝对的顶级,眼前这位将ns方程推进到全新高度的年轻人恐怕无人能出其左右。

“你找到了控制等离子体湍流的办法?”沉重的呼吸夹着微微的颤抖,彭鸿禧不敢置信的问道。

徐川笑了笑,道:“从理论上来说,我的确找到了给等离子体湍流建模的方法,前不久才做出来的成果,还未公开,要看看吗?”

“在哪?当然。”

彭鸿禧迅速追问道,如果不是强行控制着自己坐在沙发上,他这会怕是都直接站了起来,既然这样,他依旧不断的在前倾身体,似乎是距离越近,看到解决的方法就越近一样。

徐川刚想起身去书房中拿稿纸,就拍了一下脑袋,他之前的研究都还在南大那边,这两天因为处理可控核聚变落户选址等问题还没来得拿回来的。

“稿纸在南大的办公室那边,我打个电话让我学生送过来,十几分钟应该就能送过来。”徐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从口袋中摸出手机给谷炳打了个电话。

“喂,谷炳,你在办公室吗?”拨通电话后,徐川迅速问道。

“在的,教授。有什么事吗?”谷炳迅速回道。

“在我办公桌抽屉里面有一份用长尾夹夹在一起的稿纸,麻烦你帮忙送到我的别墅这边来。”

“好的,稍等。”谷炳在电话中应道,起身朝着导师的办公桌走去。

翻了翻抽屉,谷炳疑惑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教授,你确定是在抽屉里面么?我找了一下三层抽屉,里面都没有你说的用夹子加起来的稿纸啊,只有一些没用过的a4和笔什么的?”

“没有?不对啊,我记得就放在抽屉中来着。”徐川一脸问号,他没记错来着吧?

之前给等离子体湍流建模的时候因为要用那些理论基础,所以就用夹子随便夹了一下,放到了抽屉里,方便自己取用。

“真没有,教授你是不是带回去了?”谷炳肯定的回道,他眼前的抽屉三层都找遍了,也没看到导师说的稿纸什么的。

“奇了怪了,行,我知道了。”徐川应了声挂断了电话。

“怎么了?”对面,看到徐川挂断电话后,彭鸿禧迅速问道。

“我放到办公室的稿纸好像不见了,可能是我带回来了这边?”

徐川不确定的回了一句,起身朝着书房走去。

他明明没记错来着,难不成真带回来了?

平常他搞研究要不就是在别墅书房中,要么就在南大的办公室那边。

而核废料项目完结后,因为要补南大之前没上的课的原因,所以前段时间在南大更多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