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2章 徐-霍奇定理(2 / 3)

加入书签

徐川将论文丢到arxiv上的时候,数学界就已经集体地震过一次了。

这次的报告会结束,只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在同行评审没有完全结束,尘埃落定前以国内数学界和正式媒体的性质,肯定不会大规模的宣传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各大媒体从ctv到人人日报再到新青年等媒体报刊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只等尘埃落定,这架庞大的宣传机器就会为此启动。

不仅仅是媒体,霍奇猜想的证明,已经被上层政界正式关注。

除了少数的一些人外,其他人还不知道这份关注将给国内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这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猜想,一份菲尔兹奖,更代表了世界顶尖的学术水平。

而华国,缺一个这样的学者已经很久了。

国内的评论远在普林斯顿的徐川是不清楚的,他这会正忙碌着同行评审。

不得不说,数学界真的是卧虎藏龙的地方。

尽管事先就有德利涅和威腾两位导师对他的论文做出过验证,但在审核的时候,依旧被找出了不少不是那么完善的地方。

其中以来自日耳曼国的法尔廷斯教授提出的问题最为严重,需要进行耗时的修改。

这位曾经用代数几何方法完成对于莫德尔猜想的证明的大牛,对论文的射影簇的使用提出了一个相当刁钻的问题。

这是德利涅、威腾和他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地方。

不得不说,这位来自日耳曼国的老人,其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严谨确实让人敬佩。

当然,如果仅仅是的提出问题的话,那也不至于如此。

但这位老先生不仅提出了问题,更是给出了两种几乎完全不同方向的修改方式。

虽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但在这种顶尖的数学问题上,还能给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可见这位老先生的数学实力真实强悍无比。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整个代数几何界,自从他的祖师爷格罗滕迪克仙逝以后,法尔廷斯是如今隐隐有着代数几何界的

而考虑到代数几何在如今数学界的地位,说他是当今数学界的

对于这个评价,其实很多人都不太理解。

因为法尔廷斯对于数学界的贡献并没有太耳闻能熟的著名理论。可能稍微熟悉一点的莫过于他证明了莫德尔猜想。

但数学界和莫德尔猜想同级甚至是更出名的并不是没有。

比如德利涅教授证明韦伊猜想,比如怀尔斯教授证明了费马大定理、比如佩尔雷曼证明了庞加莱猜想等等。

如果从这方面来看,法尔廷斯似乎不怎么能排得上号。

但数学界对于一个人的数学能力的认可并不单单是从证明了某个数学猜想来的。

尽管这的确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在证明数学猜想中的工具和方法,以及数学成果的数量和对数学界做出的贡献才是更关键的东西。

而这位老先生就是创造工具和方法的人,他几乎完美找到了一条将代数和分析结合起来的路,并用其创造出了巨大价值。

比如此前他取得了使用方法的算术代数几何,这一成果就被安德鲁·怀尔斯教授应用到了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中,占比重量相当之大。

而这一次,仅仅依靠着对一个问题提出的两种方法,徐川体会到了这位老先生强大却又几乎完全异于常人的数学能力与天赋。

在如今的数学界,如果说一个个的数学难题就像一座座的大山。

一般的数学家解决问题都是要么爬雪山,要么走过草地,找一条近路绕过去。

而法尔廷斯在面对这座大山的时候,他是直接用推土机将山推平了,或者用炸弹给炸掉。

他不会用技巧来做这件事,他完全是用力量来做的,他是那种力量型的选手。

这样说很懵懂,但却是徐川对于这位老先生最大的体会。

这位来自日耳曼自负且傲慢的老头,对于数学工具的运用,仅仅依靠一个问题两种解决方法就给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让他感受颇深。

费了几天的时间,参考了一些提出问题的审稿人法尔廷斯的意见后,徐川顺利的完成了对论文的修改

幸运的是,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致命,也没有像当初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怀尔斯一样带来长达近一年的困扰。

带着修改完的论文,徐川重新找到了法尔廷斯教授,将手中的论文递给他。

对于他能这么快就完成了论文的修改,这位老先生并没有讶异的表情,仿佛本应如此,淡淡的伸手接过了论文看了起来。

直到修改的论文重新映入他的眼帘,这位傲慢的日耳曼老人眼神中才闪过一丝惊讶,坐直了身体,认真了起来。

过了十几分钟,法尔廷斯放下了手中的论文,抬起头看向徐川,淡淡的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