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章 失职的《自然》杂志(2 / 3)

加入书签

决原子弹性散射界面电荷干扰问题时使用的质子电荷三维空间分布的傅里叶变换。

他都从里面获得了一丝启发,不然也不会翻阅思考那么长的时间了。

而且,夸奖这个东西,或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可能会让其膨胀产生自负等不好的影响,但对于眼前这个弟子来说,他有足够的资格膨胀。

放眼整个数学界三十岁以下的所有数学家,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得上。

听到德利涅的夸张,徐川腼腆的笑了笑,道:“和老师您相比,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德利涅:“这篇新的计算方法很不错,虽然我无法确定它对于物理界是否是正确的,不过里面的数学方法相当精妙,伱准备将它投给谁?”

徐川摇了摇头,道:“这个还不清楚,我暂时也还没有想过,或许应该让威腾导师看过后再来决定?“

德利涅看了下桌上的日历,道:“今天是七月四号,威腾可能要等到接近十号才能回来,你可以先整理一下文档,输入电脑后用邮件发给他看看,也可以先将其挂到arxiv上。”

arxiv预印本服务器最初就是物理学家用于交流的地方。

尽管它现在已经被计算机给占领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依旧有很多的物理学家在上面交流自己的想法。

徐川点了点头,道:“我会这样做的。”

德利涅笑了笑,道:“如果这篇方法正确的话,物理界会因你而震动的。”

这话他并没有夸大,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难题自从出现后就引起了整个粒子物理界,甚至是基础物理界的困惑和追逐。

解决这一谜团对理解物理定律意义重大,不仅仅是物理学界拥有了一项更精确的数据。

更对物理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左右,比如描述光和物质如何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等。

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回到自己的宿舍,徐川将手中有关‘质子半径之谜’的计算方法整理了一下,输入进电脑中。

这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但又需要十二分的耐心与细心,需要不断的核对输入电脑中的每一个字符,检查是否有无错误的地方。

这种论文,输入错一个字,或者一个字符,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轻则被审核编辑认为你不专业,重则可能导致整篇论文的证明过程报废。

特别是在数学界,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过。

此前米国的一位数学家,在完成了对某个带指数函数的实数理论的推挤时,就将某个数学符号上传时录错了。

结果导致在期刊进行审核的时候,直接驳回并表示论文核心证明过程有严重错误。

但好在后面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这一错误,完成修改后最终还是顺利的通过了审核。

徐川可不想犯这种错误,这是会让人贻笑大方的,说出去都丢人。

费了一天多的时间,徐川才将稿纸上的计算方法全篇输入计算中。

检查完确认没有问题后,他先将其上传到了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然后找到导师威腾的邮箱后,将其发了过去。

想了想,徐川又打开了邮箱,从联系人中找到了自己在南大的导师陈正平,将有关‘质子半径之谜’的计算方法也给他发了过去。

从名义上来说,他还是南大的博士生呢。

来普林斯顿读博是以交换留学生的名义出来的,不过他使用的并非学校的交换生名额,而是自己的邀请函,所以在留学时间期限上并没有限制。

至于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主要是等待威腾教授的回复。

如果他确定没什么问题的话,那么这篇论文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到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个期刊进行投稿发布。

至于投稿给哪个期刊这点,徐川陷入了沉思中。

这可是他这辈子

物理界的顶级期刊不少,比如《物理评论快报》《应用物理快报》《nature-物理学》《science》《物理评论a/b》《物理学进展》等等。

但说实话,要将这些顶级的物理学期刊像数学期刊一样分一个四大神刊出来,在物理期刊上恐怕做不到。

这些物理学期刊除了少部分期刊收物理全类外,其他的基本都有自己的侧着重点,有点百齐放的感觉。

在当今的物理界,以现在杂志的声誉、知名度来说,《nature》和《science》级别是最高的,prl(物理评论快报)相对低一些。

所以,普通的科研人员对于他们获得的一般研究成果,通常都是先有个预判,如果觉得适合发表在nature或science,一般都不会先投稿到prl的。

如果是华国的科研工作者,往往会先投自然《nature》,如果被拒稿,再投科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