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 见证奇迹(2 / 3)

加入书签

不一定干得出来。

毕竟到了他这个年龄,已经四十多岁了,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

他已经能够想象,若是这次这个少年失败了,到时候外界的那些新闻媒体记者都不知道会怎么报道这件事。

来自华国的十七岁‘天才少年’或者‘天生蠢材’妄图在数学交流会上证明世界级数学难题,最终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回了他的国家?

对于国外的媒体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打击对面那个红色国家声誉,否定对方在数学上的成就的好机会。

他们不会错过的。

但对于数学界,或者学术界来说,勇气、闯劲和创新这些东西是必备的,这也是数学界和学术界很多出名的成果都出现在年轻的时候的原因。

比如爱因斯坦,在26岁的那一年写出了关于‘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质量和能量关系’四篇划时代的物理学论文。

一年的时间,搞定了四篇划时代的物理成果,简直太不可思议。

所以对于舞台上的这个少年,陶哲轩心中带上一丝期待。

weyl-berry猜想虽然并不出名,但它的难度并不低。

按照数学界的划分来算,它的难度和从庞加莱猜想中衍生出来的莫德尔猜想、从哥德巴赫猜想中衍生出来的弱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孪生素数猜想、希尔伯特二十三问中部分问题相当。

差不多排在t2级末尾,排在t3的顶尖。

这样的一道数学猜想,如果在今天被舞台上的这个少年搞定了,那他在新生代中的成就,恐怕也就只比那位构建了‘p·s进域-几何理论’的舒尔茨教授稍逊一筹。

要知道舒尔茨教授可是被数学界誉为数学教皇g皇的接班人的,如今还不到29岁,却已经斩获了众多数学奖项。

哪怕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耀,菲尔兹奖,他也只不过是需要再等待两年的时间而已。

波恩大学的数学教授曾评论说:“舒尔茨发现了一种至为简洁与精确的方式来整合该领域之前的工作,这个优雅而强大的理论框架可以超越几乎所有已知的结果,而他利用这套结果对“朗兰兹纲领”的突破更是惊人的。”

唯一稍有遗憾,或者说稍有些“尴尬”的局面是,那就是迄今为止舒尔茨还未真正解决过数学中的大问题或者证明一个大定理。

而他的前辈,德利涅或者法尔廷斯,在和他差不多的年纪时,已经分别证明了韦伊猜想和莫德尔猜想这样的大难题。

如今,这样的人才或许能再次诞生一个,那就是站在舞台上的这个少年。

前提是他能搞定weyl-berry猜想。

如果成功,那么两年后的菲尔兹奖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一下的。

一个t2-t3级别的数学猜想,重要性毋庸置疑的。

但对应的,眼前的这名少年也稍有缺陷,那就是他目前的数学领域能力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宽广。

在前天和徐川分别后,陶哲轩了解一下眼前这名少年的成就。

imo+ipho金牌的成绩虽然辉煌耀眼,但那只不过是针对高中生的。

而在此之后,他能拿得出手的成绩,也就从weyl-berry猜想中衍生出来的弱weyl-berry猜想了。

但这两个猜想,属于同一领域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的能力不够。

事实上,眼前这名少年的数学能力已经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数学家。

如果他能在今天证明weyl-berry猜想的话,那这个比例将直接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以上。

但不管怎么说,他的年龄摆在那里。

这既是他耀眼的辉煌,也是他最大的短板。

十八岁的年龄,代表着他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能去接触,去学习不同领域的数学知识。

不过能在一个领域走下去,并且做出突破,这说明他的数学天赋是绝对顶尖的。

今天二号礼堂中,甚至是今天整个普林斯顿大学中来参加交流会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在数学天赋上都没人敢说比这位少年更加出色。

至少,他们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能拿得出手的成绩。

就连那位被誉为誉为数学界教皇g皇的接班人的彼得·舒尔茨教授,在十八九岁的年龄时,也没有什么太耀眼的成绩。

“哦,对了,差点忘记一件事情。”

望着舞台上的少年,陶哲轩起身来到德利涅和费尔曼两位教授的身边,俯身在两人耳边小声说了一些话语后,立刻就赢得了两人的点头。

随即,德利涅教授朝着舞台边缘等待着的工作人员招了招手。

看到德利涅教授的招手,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立刻小跑了过来。

随着德利涅教授的交代,这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